返回 奇闻录
   

汉朝第一权臣霍光:十年下车踏同处,谨慎辅政定朝局

2025-09-01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权臣往往与王朝权力的动荡相伴,但若论既能稳定朝局、又以极致谨慎闻名的权臣,汉朝的霍光必占一席之地。他凭借兄长霍去病的提携与自身能力,从郎官逐步成为汉武帝托孤重臣,辅政期间稳定汉朝统治、推动国力恢复,更因 “入宫下车落脚点十年不变” 的细节,将谨慎刻进了为官生涯,成为汉朝历史上极具争议却又不可忽视的关键人物。

        霍光的命运转折,始于霍家与皇室的特殊联结。公元前 141 年前后,小吏霍仲孺在平阳侯府任职时,与侍女之女卫少儿生下一子,便是日后北击匈奴、名震天下的霍去病;后来霍仲孺另娶妻子,又诞下一子,即霍光。兄弟二人虽同父异母,却因霍去病的崛起,让霍家从普通家庭一跃成为汉朝显贵。霍去病深受汉武帝赏识,北征匈奴立下赫赫战功,成为霍家最耀眼的 “靠山”。彼时霍光生活困顿,霍去病念及兄弟情分,将他接到长安悉心照料,还为他谋得郎官一职 —— 这是霍光仕途的起点,也让他得以近距离接触朝堂核心。

 

        在霍去病的扶持与自身努力下,霍光凭借谨慎细致的性格,逐渐获得汉武帝的信任。他深谙为官之道,尤其擅长揣摩帝王心思,往往汉武帝一个眼神,他便知对方所想,办事总能贴合圣意。更令人惊叹的是他的谨慎程度:自霍去病去世后,汉武帝愈发关照这位 “功臣之弟”,霍光入宫觐见时,每次下车的落脚点,竟连续十年没有丝毫变动。这般近乎刻板的严谨,让汉武帝愈发认定他是可靠之人,临终前更是将年幼的汉昭帝托付给霍光等三位大臣,霍光自此成为汉朝实际的掌权者之一。

        辅政期间,霍光一边处理朝政,一边通过联姻巩固权力 —— 他将长女嫁给另一位托孤大臣上官桀的儿子,形成政治同盟。但权力的博弈很快打破了这份平衡:上官桀想让自己的孙女(亦是霍光的外孙女)成为汉昭帝皇后,霍光却公开反对。有人说他是不愿上官桀家族势力膨胀,也有人认为他是不想背负 “外戚专权” 的骂名。此事让二人彻底反目,上官桀联合第三位托孤大臣桑弘羊弹劾霍光,试图动摇其地位。好在汉昭帝对霍光深信不疑,不仅驳回弹劾,还下令惩处陷害者。上官桀见计谋败露,竟策划发动政变废帝杀霍光,却因霍光早有防备而失败 —— 霍光提前向汉昭帝奏报,随后领兵平息叛乱,经此一役,他彻底掌握了汉朝最高权力。

 

        霍光的 “高光时刻”,不仅在于平定内乱,更在于他对汉朝皇位传承的把控。公元前 74 年,汉昭帝去世,无子嗣继承皇位。霍光先是挑选昌邑王刘贺继位,却发现刘贺性格顽劣、不理朝政,便果断上报太后,废黜刘贺,另立贤明的刘秉义(汉宣帝)为新帝。这一 “废立皇帝” 的举动,虽让他的权力达到顶峰,却也为霍家日后的命运埋下隐患。不过在霍光辅政期间,他始终以稳定汉朝为己任:对内推行 “与民休养” 政策,减轻百姓负担,让历经汉武帝后期动荡的汉朝国力逐渐恢复;对外与匈奴保持和平,避免大规模战争,为汉朝赢得了喘息之机。

        汉宣帝继位初期,深知霍光权势滔天,对他始终敬畏有加,在霍光在世时,凡事皆以其意见为准,不敢有丝毫逾越。霍光以极致的谨慎执掌朝政近二十年,虽有 “权臣专权” 之嫌,却实实在在稳固了汉朝统治,让王朝得以在动荡后重归稳定。他 “十年下车踏同处” 的细节,不仅是个人性格的体现,更成为古代权臣中 “谨慎辅政” 的典型,至今仍被后世提及,成为解读汉朝权力格局的重要注脚。

 

最新文章

唐诗江湖的 “诗魔” 白居易:为何他因诗成 “魔”,却留经典传千年

推荐

 

阅读10791

汉朝第一权臣霍光:十年下车踏同处,谨慎辅政定朝局

推荐

 

阅读13095

“妖僧” 姚广孝:功过难断的大明奇士

推荐

 

阅读19460

古代战场真有武将单挑?历史中的 “斗将”:快准狠决,非演义虚构

推荐

 

阅读10939

中国科学家在银河系研究上的成果

推荐

 

阅读1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