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奇闻录
   

清明错祭遇善缘,书生意外得麟儿

2025-08-26
        唐宣宗年间,有个名叫曲忠之的书生,自幼父母双亡,幸得千里之外的姑母收留,在姑母家中潜心苦读,一晃便到了十八岁。这年清明,思念双亲的曲忠之,决意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祭奠亡父亡母。
        回到故土,曲忠之购置好祭品,凭着模糊的记忆找到一处坟墓,一番祭拜后,还请人将坟墓修缮一新。因年少离家,亲友早已断了往来,他也认不得旁人,当晚便在小镇的客栈歇下。
        夜里入睡,曲忠之竟梦到父母坐在椅上,笑着夸赞他长大懂事,不忘回乡祭祖,孝心可嘉。他当即跪在父母面前失声痛哭,父母也忍不住红了眼眶。哭了许久,父亲才开口道:“吾儿,你记错了坟茔位置,烧错坟了。我与你母亲的坟墓,再往前两百步便是。”
        曲忠之猛然惊醒,天刚亮便急忙上山。到了昨日祭拜之处一看,果然认错了父母的坟墓。想到自己因久别家乡、物是人非而闹此差错,他心中满是羞惭。随后,他赶紧重新买来祭品,到父母真正的坟前祭拜,又请人修缮了坟墓。
        当晚,曲忠之刚入睡,就见一对年迈的老人走进来,对着他合掌行礼致谢。他十分惊讶,问道:“我与二位素不相识,为何要向我道谢?” 老丈笑着回答:“多谢你送来祭品,让我们的日子好过了不少。” 原来,这对老人是郑老丈与何氏,正是曲忠之昨日错祭坟墓的主人。他们的儿子早年病逝,无依无靠,十几年来无人祭奠,在阴间没有收入,日子过得困苦,还欠了冥府银行不少钱,曲忠之的祭拜正好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曲忠之连忙摆手:“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郑老丈却说道:“你是心善的书生,可惜与科举缘分较浅。不过,我们愿送你一个儿子,将来让他为你光宗耀祖,以报这份恩情。” 说完,何氏出门,不久便抱来一个婴儿。
        曲忠之诧异不已,询问婴儿来历。郑老丈解释道,他们的坟墓曾住着一只母狐,母狐与一位寄读古寺的书生相爱,生下了这个孩子。可孩子出生不久,书生便暴病而亡,母狐悲痛之下,将孩子托付给他们,自己则在书生坟前殉情了。“这孩子虽为狐子,却与常人无异,且命格富贵,前途无量,你可要好好抚养。” 话音刚落,两位老人便消失了。
        曲忠之惊醒,恍惚间听见身旁传来婴儿的笑声,转头一看,枕边果然躺着一个胖乎乎的婴儿,正对着他笑。他心中顿时生出喜爱之情,当即决定收养这个孩子。
        回到姑母家,曲忠之将婴儿的来历一一说明,姑母又惊又奇,连忙请来奶妈照料。他给婴儿取名曲文封,认作养子。
        两年后,曲忠之中了秀才,随后娶了妻子,姑母为他另择别院居住,他便在此定居下来。此后,每隔两三年,曲忠之都会回到老家,既祭拜父母,也不忘去郑老丈夫妇的坟前祭奠。
        后来,曲忠之考上了举人,却始终未能中进士。而养子曲文封,自小聪慧过人,读书过目不忘,被誉为神童。他二十岁便考中进士,被派往江南任县令,三十多岁升任刺史,四十多岁更是入朝担任二品高官,为曲家光耀了门楣。
        又是一年清明至,家家户户忙着祭扫祖墓、缅怀亡魂。这则与清明相关的民间故事,虽带着几分奇幻色彩,却也藏着善有善报的道理,愿能给读者带来一段愉悦的阅读时光。

最新文章

唐诗江湖的 “诗魔” 白居易:为何他因诗成 “魔”,却留经典传千年

推荐

 

阅读19672

汉朝第一权臣霍光:十年下车踏同处,谨慎辅政定朝局

推荐

 

阅读15843

“妖僧” 姚广孝:功过难断的大明奇士

推荐

 

阅读11734

古代战场真有武将单挑?历史中的 “斗将”:快准狠决,非演义虚构

推荐

 

阅读15618

中国科学家在银河系研究上的成果

推荐

 

阅读19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