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奇闻录
   

《灭顶与生还》讲述纳粹集中营经历 对幸存者造成的生活影响

2025-04-30

不直接描述犹太人在纳粹集中营受到的遭遇,只会间接让你明白里边的环境,以及对幸存者们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1945年,奥斯威辛集中营被苏联红军解放后,红军军医在体检一名集中营的奥地利犹太幸存者。

请你想象你是一位德国公司的主管,正在和一家意大利公司谈生意。你们会谈相当顺利,临别前,对方的意大利主管为了表示亲切,尝试用你的母语(也就是德语)和你说再见。没想到这句「再见」一出口,你就吓到了,因为对方口中的「再见」不但不标准,而且相当粗鲁,意思与其说是「再见」,不如说更近似于「你滚吧!」

对方看出你神色有异,赶忙道歉,并解释说自己从未正式学过德文,他的德文都是在奥斯威辛集中营当囚犯时学来的。

如果你是这位德国公司的主管,你会如何反应?

我不知道你的答案是什么,但这大概不是一般人会预期在商场上碰到的情境。因为这不只牵涉到商务沟通的问题,而是牵涉到二十世纪最残暴、最恐怖,也最匪夷所思的一场大屠杀──在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用极其残忍而又极有效率的方式,在集中营里屠杀了600万犹太人。集中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如何理解一位集中营的幸存者?这些恐怕都已超出了大多数人的经验范围。

但这毕竟是真人真事。前面提到的这位意大利公司的主管,是真有其人,名字叫做普利摩・李维(Primo Levi)。他本业是个化学家,在战争期间加入过反法西斯游击队,被捕获后因为具有犹太裔身份,被送往奥斯威辛集中营,在那里度过了一年,最后幸存了下来。战后他在希瓦油漆工厂担任总经理,直到退休。在那次商务会谈以前,他真心以为他在集中营里面天天听到的那句近似于「你滚吧」的话,就是再见的意思。

作为一个幸存者,李维最特别的地方,是他在大屠杀结束后40年,写下了关于集中营的回忆录《灭顶与生还》

 

 

普利摩・李维(Primo Levi)本业是个化学家,在战争期间加入过反法西斯游击队,被捕获后因为犹太裔身份,被送往奥斯威辛集中营,在那里度过了一年,最后幸存了下来。在大屠杀结束后40年,他写下了关于集中营的回忆录《灭顶与生还》。图左为李维,图右为《灭顶与生还》的意大利文书本封面。

经过了40年的光阴,记忆其实已经不太可靠。无论是加害者或被害者,集中营都是不愿回想起来的记忆。有些人甚至必须刻意遗忘,才可能正常生活。这是40年之后才写回忆录,必然会有的缺点。

但也有优点。因为在40年光阴的长河中,李维可以相对清楚地看到:那些在集中营里的日子,究竟对幸存者们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这是在战争期间,以及在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都还看不出来的。

在《灭顶与生还》的开篇卷首,李维便做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安排。书一开头,李维并未回顾任何一件在集中营里实际发生过的事,而是回顾了集中营囚犯所做的梦。李维写道,所有他知道、他认识的幸存者们,几乎都曾做过一个情节极其相似的梦。梦中,囚犯们终于离开恐怖的集中营,回到家里,松了一口气的他们,尝试将亲身经历的种种苦难说给最亲近的人听,但却没有人相信他们。最典型(也最残忍)的梦境画面是,有些人听了他们的恐怖遭遇之后,却不发一语,表情木然,接着悄悄转身离开。

为什么如此之多的幸存者,都曾做过这样的梦?

 

李维写道,所有他知道的幸存者们,几乎都曾做过一个相似的梦。梦中,囚犯们终于离开集中营,松了一口气的他们,尝试将亲身经历的苦难说给最亲近的人听,但却没有人相信他们。为什么如此之多的幸存者,都曾做过这样的梦?图为1945年4月,艾森豪威尔、巴顿将军等人造访威玛附近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的奥德鲁夫(Ohrdruf)分营。囚犯们向他们示范如何刑求。

最新文章

《灭顶与生还》讲述纳粹集中营经历 对幸存者造成的生活影响

推荐

 

阅读19709

李白咏月诗暗藏玄机 从望月到与其相舞 你看出来了吗?

推荐

 

阅读19341

揭秘秦始皇陵墓水银从何而来

推荐

 

阅读10568

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

推荐

 

阅读17142

历史上唯一被凌迟处死的公主——莽古济

推荐

 

阅读13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