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大家最关心的一定是宴席上的膳食问题了!当时宴席的膳食分成一等桌和次等桌,但即便是次等桌也不是一般人家可以相比。
一等桌供王公贵族、一二品大员进膳,其膳品为:火锅两个(银制和锡制各一),猪肉片一品,煺羊肉片两品,鹿尾烧鹿肉一盘,荤菜四盘,蒸食寿意一盘,炉食寿意一盘,乌木筋两只,另外还有肉丝烫饭。次等桌除去火锅用铜制、菜少几盘外,菜品种类不少,同样丰盛。
五千多人同时用膳,皇家的千叟宴又十分丰盛,所耗各类食材数量也是相当惊人。正是窥一斑而知全豹,我们仅从千叟宴的部分主副食清单就能知其一二。
据史料记载,乾隆五十年的千叟宴耗费白面七百五十斤十二两,白糖三十六斤二两,香油十斤,鸡蛋一百斤,猪肉一千七百斤,菜鸡、菜鸭各八百五十只,肘子一千七百个,另外单柴炭就用了好几千斤,这还不算其他配料。这还只是三千多人的千叟宴会,像乾隆六十一年的五千多人的千叟宴只会耗费更大。
用膳完毕后,乾隆帝还会进行赏赐活动,皇家的赐品自然不同于普通人家,少不了诗刻、如意、寿杖、朝珠、貂皮、文玩、银牌等贵重物品。上了百岁的老人还会赐予顶戴花翎,享受品级俸禄。
如此多的人参宴,如此丰盛的宴席,如此贵重的赐品,又是吃喝,又是交通费用,各项开支数目相当惊人,据保守估计,每次花销都要几百万两银子,要知当时清政府的财税也就几千万两,从这点讲千叟宴耗资几百万两,被称作天下第一国宴,也毫不为过。
不可否认,千叟宴的举办既与乾隆帝本人好大喜功、晚年的奢华挥霍有关,更与清朝前朝尤其是“康乾盛世”积累的雄厚国力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页码: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