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伦.坡的密码挑战
爱伦。坡被认为是现在推理小说的鼻祖。他本人也对密码十分热衷,常常在自己的诗歌或者散文中隐秘地嵌入一些密码。除了在他的小说《金甲虫》中设置众多的密码对读者的智力进行折磨外,爱伦?坡还在一本流行杂志上公然向所有读者挑战:邀请大家设计密码考验他。他也确实是一名专家,据说陆陆续续地解开了上百个读者寄来的密码。
在此期间,有一位名叫 Mr. W. B. Tyler 的读者写了两个密码寄给爱伦坡。这两个密码不但没有得到解答,反而还被直接被刊登到了杂志上。这是爱伦坡唯一公开的未解之谜。一时间众说纷纭,更有甚者大胆猜测 Tyler 实际上就是他的笔名。
Tyler的第一份密码
直到1992年,特伦斯.惠伦(Terence Whalen)教授终于解开了第一份密码。他走出的第一步是发现了“逗号-匕首-小节”这样的组合在八行里面出现了七次:
据此他进一步猜测这三个组合符号代表的是单词“the”。在克服了没有标点与空格的困难之后,他给出了最终的译文:
The soul secure in her existence smiles at the drawn dagger and defies its point. The stars shall fade away, the sun himself grow dim with age and nature sink in years, but thou shalt flourish in immortal youth, unhurt amid the war of elements, the wreck of matter and the crush of worlds
第二份密码更加曲折一些。有人专门悬赏 2500 美金的不菲金额邀请高手来破译,不少人认为这份密码将会透露爱伦.坡与Tyler的关系。
Tyler的第二份密码
直到 2000 年,这个密码才被多伦多的软件工程师吉尔·布朗茨(Gil Broza)借助电脑的力量破译。破译的细节在这份 PDF文件 中,有兴趣的大家可以自行研究。
二、混乱加密法
1918年,一位名为伯恩(Byrne)的人设计了一个叫做 “Chaocipher” 的加密算法。他自认为这个算法的规则简单,但难以破解。同时他制造了一个用于演示加密过程的实体机器。不过令人失望的是,这套算法并没有引起任何组织或者zheng府的兴趣。伯恩最后选择在 1951 年出版的自传“Silent Years”中对世人宣布这个加密算法的存在,并向任何能破解此密码的人提供赏金。
在当时,世界上恐怕也只有 3 个人知道这个算法的细节:伯恩的儿子与两个 Cryptologia 杂志的编辑。将近 60 年过去了,仍然没有人能够获得赏金,更有传言称这个加密术实际上已经失传了。最后在 2010 年,伯恩的家人决定将所有与 Chaocipher 有关的文章以及机器捐给博物馆,这个神秘的密码系统最后才得以重现人间。